老師介紹了一本繪本《傻魯比魯傻》,書中的語言其實看不懂 ,
但是透過插圖畫面,小朋友卻可以很輕易的了解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

接著,老師再由第一頁開始,請小朋友寫出或畫出所看到的,
主要目的是希望小朋友能發揮想像力,訓練小朋友描述故事的能力。


有的用文字、有的畫圖、有的是以漫畫格式來呈現,
也可以加以改編內容、結局。

完成後,向老師敘說自己的故事內容。

大家一起來投票給認為最有創意、最用心的故事。


一開始Jack還因害羞、擔心沒有票數而嚷嚷著不願意參加,
結果獲得第一名呢!前三名的小朋友通通有獎喔!
利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讓小朋友對於寫作的興趣又更進一步了。
Kelly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bbie老師幫小朋友加強母音的練習。

圈選出句子裡的母音並唸出來。

答對者可擲骰子得到糖果餅乾。


利用字卡反覆練習A到Z的自然發音,
當作撲克牌玩起心臟病,既有趣又能加深印象。



最後填寫今天所學的單字與了解其意思,藉由玩樂增加學習的興趣。
Kelly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堂一開始,老師請小朋友把吸管一支放在水杯內,另一支放在水杯外,
同時用力吸吸看,看是否能將水吸入口中,
藉此了解吸管喝水與空氣壓力的原理。

製作「瓶裡噴泉」,將泡棉條穿兩個洞,插入吸管,
並在泡棉條刺幾個小洞,保特瓶裝水,組裝黏貼起來,便大功告成。

發現寶特瓶倒過來時,由於空氣擠壓,上方吸管會形成噴泉現象。

另一個實驗,剪一小段吸管套入氣球,綁上鐵絲。

放進水裡,輕壓、重壓寶特瓶,觀察有何變化,討論浮浮沉沉的秘密。

最後利用空氣壓力的關係,
老師如變魔術般跟小朋友玩了幾個氣球的小遊戲,
也讓小朋友認識空氣的特性。


Kelly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萱萱老師先幫大家複習之前所教的樂器種類:弦樂、管樂和打擊樂,
讓小朋友了解這次要自製的樂器「吸管排笛」是屬於管樂器,
選擇喜歡的吸管顏色。

用尺測量每根吸管所需的長度,依序剪下來,
要有規律的排列,才能吹出高低音階喔!



接著,將油土搓揉成圓球狀,包覆住吸管另一端,
吹奏時,吸管內的空氣才會因此產生震動而發出聲音。



最後,把所有吸管整齊的黏貼固定在一起,就大功告成啦!
如此一來,便可以吹奏出美妙的音樂囉!期待小朋友的表演。
Kelly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朋友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關渡自然公園,
但這次主要目的是欣賞來自各國藝術家利用自然素材創作出來的作品,
將裝置藝術融入大自然中,即使展期結束也不會破壞環境,
第一個作品「蛋殼居」以樹枝圍繞而成的蛋型空間,
進到裡頭也將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喔!

小朋友在裡頭化身為小鳥吱吱吱的叫著。

遠方有個外型如鳥兒、以蘆葦築成的巢,
是真正可以讓鳥兒棲息嬉戲的作品喔!

同一個藝術家去年的作品「呼吸」,
可進入休息並從洞口觀察與眺望外面的風景。

小朋友也就地取材玩了起來,
分成兩隊,撿拾地上的樹枝當作武器打起仗來,
Darcy找來了大樹枝說是戰車。

藝術家的作品「候鳥旅程」被小朋友當成基地,
對小朋友來說,展開的翅膀不僅可以藏匿兵器,又可以躲避敵軍,大家都想占領它。

到自然教育中心參觀展覽、了解生態。

又碰巧看到去年的作品「關渡對話」,當時因為下雨無法成行,幸好還保留著,
兩個錐體的入口在相反方向,因此在錐體內看不到彼此,
聲音卻可以傳遞至另一端,有如大型的傳聲筒。

回程時遇到園區內的水牛,水牛對濕地生態環境可是有很大的幫助喔!
藝術家將作品結合自然環境,傳達「用藝術關懷地球」的理念,
也讓我們觀賞到不一樣的藝術型態。

Kelly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